
初中地理教学计划(合集15篇)
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,又将迎来新的工作,新的挑战,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。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教学计划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初中地理教学计划1一、指导思想
本学期我将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,以我县“高效课堂”和我校“先学后教”教学理念为指导,以教务处工作计划为依据,加强课堂教学,有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。积极参与所在科组的教科研活动,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。同时,通过让学生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,传达地理思想,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,努力使学生从“学会地理”,走向“会学地理”,从“懂得地理”走向“运用地理”。
二、教材分析:
本学期八年级的地理教材为人教版《地理》第3册,共分为四章:其中第一章主要介绍中国的疆域、人口和民族,第二至三章讲述中国的自然概况,包括地形、气候、河湖和自然资源。第四章讲述中国经济的发展,主要介绍我国工业、农业、交通等经济部门的分布特点和建设成就。
三、情况分析
本学期,本人承担八年级四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,每周每班两个课时,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。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地理新教材。新课标,新教材,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。同时,因为地理课一直不受学生、家长和部分教师的重视,使得很多同学们难以认真学习地理。所以教学上应以让同学们认识到地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,培养学生的`地理学习兴趣为突破口,把课上好、上活,还是可以让学生重视这门课程的。再加上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与“和、爱”的教育理念,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环境。本学期我有信心上好这门课。
四、具体措施
1、抓好地理课堂教学常规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,努力上好每一节课;保障“每课一练,每月一考”
2、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,领会新课标精髓,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。
3、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,取长补短,努力使自己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。
4、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。结合学科特点,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
5、拟好复习计划,制定复习提纲,认真组织复习。
6、每次单元检测后,全面做好每个学生,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。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。
7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,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,整理工作,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。
8、争取结合地理学科内容多点使用多媒体教学,以增强教学效率效果。
教学进度表
课题号
教 学 内 容
课 时
周 次
1
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
8
1~4
2
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
10
5~9
3
期中复习和考试
2
10
4
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
8
11~14
5
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建设
8
15~18
6
期末复习和考试
4
19~20
希望各位教师能够认真阅读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,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。
初中地理教学计划2初中二年级地理教学计划秋风送爽,硕果飘香。又是一个新学期,本学期我担任初二28、31、32三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。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,并取得良好的成绩,我根据八年级地理学科的特点,特制订计划如下:
一、指导思想
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,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,加强课堂教学,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。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,加强集体备课,努力使教学水平,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。同时,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,传达地理思想,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,最终使学生从“学会地理”,走向“会学地理”。
二、教学任务
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(湘教版)——《中国地理》(八年级上、下册)。
三、学生情况分析
总体上讲,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,课堂讨论较激烈,具备一定的学习自觉性,求知欲较高。课堂气氛好,学生思维灵活;三个班当中28班上课活跃,尖子不多。31班两极分化,差生面大。32班学生学习主动,比较平衡。
四、教材分析
八年级地理上册(湘教版)教材内容是中国地理为主,分为中国的疆域、中国的自然环境、中国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区域差异四大部分。八年级地理上册表现出对各种能力的培养,教材更多篇幅的图片和活动的训练。我国地域辽阔,资源丰富,但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,这就需要在教学上处理好整体与差异的关系。
例如:我国的疆域面积居世界第三,但东西和南北都跨度很大,带来了冬季气候上的南北差异也带来了东西的时间差异。
例如: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,但地形复杂多样。自然环境存在南北气温的差异、东西降水的差异。自然环境的差异带来了各区经济、文化等方面的不同。因此北方地区的能源与工业,南方地区的商业与农业,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与畜牧业,青藏地区的高寒景观各具特色形成了四大地区差异。
又例如:我国自然资源丰富,许多资源的总量都居世界前列。由于人口众多,经济发展东西差距较大,许多重要的资源分布不均,在利用的过程中出现极大的浪费。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,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可更新能源,保护好现有的能源是我们在这一章节不可忽略的主题思想。
五、教学总目标:1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《地理》(八年级上册)课程的学习,学生在知识、能力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得到发展。
2、成绩: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,在月考、期中期末考试中争取没有不及格学生。
六、措施
1.教学中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,采用各种形式,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、合作的空间,培学习地理的兴趣、积极性和主动性,在加强“双基”的基础上,注重过程和方法,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。
2.有计划、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提高读图能力,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,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,学习生活中的地理,学习有用的地理。
3.教学中做到精讲,重知识体系、结构、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,不要面面俱到、拖泥带水,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,提高课时效益。训练题要做到精选、精练,鼓励微型试题。做到讲练结合,努力提高复习效率。
4.重点热点抓辐射重点据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,运用地理知识 ……此处隐藏14488个字……每节课,突出重点,突破难点,排除疑点。
2.关注学生个体差异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,进行分层次教学,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。
3.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。进行学法指导,和探究性学习,提高学生思维能力。
4.做到地理教学贴近学生、贴近生活、贴近实际,引用最新资料,密切与时代的联系。
5.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,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,寓德育与教学之中。
六、教学进度安排
第1—2周第一章
第2—4周第二章(第一节和第二节)
第3—6周第三章(第三节和第四节)
第4—8周第三章(第一节和第二节)
第9—10周(复习及期中考试)
第11—12周第三章(第二节、第三节和第四节)
第13—14周第四章
第15—16周第五章
第17—18周复习及期末考试
初中地理教学计划14一、大纲对本年级的要求:
(一)知识与技能
1.了解世界的地理概貌。
2.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、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;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、地理实验、地理调查等技能。
(二)过程与方法
1.经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,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;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,经过比较、分析、归纳等思维过程,构成地理概念,归纳地理特征,理解地理规律。2.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基本原理,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,作出确定。
3.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,善于发现地理问题,收集相关信息,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,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。
4.运用适当的方式、方法,表达、交流学习地理的体会、想法和成果。
(三)情感态度价值观
1.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,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。
2.尊重世界不一样国家的`文化和传统,增强民族自尊心、自信心和自豪感。
4.初步构成尊重自然、与自然和谐相处、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,增强防范自然灾害、保护环境与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,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。
二、教材分析:
1.教材的资料结构。全书分三章,以介绍世界区域地理为主。
2.自然与人文的融合,增加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。
3.力求分散教材的难点,降低难度。
4.教材的形式结构,教材有正文、阅读、活动三部分组成,形式活泼多样。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。
三、学生情景分析:
初一新生经过一学期的地理学习,具有必须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,具有了必须的地理思维意识,其它学科的知识也相应的有所增加,他们的实践、体验活动已经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。但同时也存在学生地理学习本事层次化的现象。从年级角度来看,班级之间差异明显。从班级角度来看,学生之间层次化现象明显。本学期的教学设计应当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。
情景分析
单元:第六章:认识大洲
资料:第一节:亚洲及欧洲
第二节:非洲
第三节:美洲
教时:6
周次:1-3
教学目的(目标)要求:
1.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。
2.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,归纳某大洲地形、气候、水系的特点,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。
重难点分析:掌握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。
1.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。
2.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,归纳某大洲地形、气候、水系的特点,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。
教法及突破重难点措施:
演示法、读图法、比较法、归纳法等。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,运用地图是学习区域位置的基本方法。归纳区域的特点后,还要简要的分析其相互关系。
情景分析
单元:第七章:了解地区
资料:第一节:东南亚
第二节:南亚
第三节:西亚
第四节:欧洲西部
第五节: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
教时:10
周次:4-8
初中地理教学计划15(一)总体目标
以新课标(或大纲)为依据,以初中地理课本为依托,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,获取地理基本技能,发展地理思维能力;
(二)教学要求
1、加强新课标的学习,适应课改要求。
2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。各年级都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,把课标要求或大纲要求落实到学生的体验中去,落实到学生的参与中去。
3、加强地理学科的专业语言——地图的教学,培养学生识图、用图、绘图的能力。
4、加强教学研究,提高教研质量。面对新教材新课标,各学校必须集体研究,集中备课,充分讨论,研究教材,研究教法,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。
(三)教材分析
八年级上册教学内容,共计四章12节:
第一章《从世界看中国》讲述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与民族。
第二章《中国的自然环境》,通过具体实例讲述了中国壮丽的山河与优越的气候条件。
第三章《中国的自然资源》分析了我国资源分布特点,并具体说明了我国的土地与水资源状况。
第四章《中国的经济发展》介绍了我国的交通业和工农业发展的现状。
通过学习,使学生掌握中国的地理概况,并在此基础上,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、析图的能力。
(四)本学期总体教学目的'要求
知识目标:让学生了解中国地理概况,加强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。
思想目标:使学生真切的受到爱国主义教育,从知识中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美好;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良好的人地观。
(五)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
1、认真参与集体备课,精益求精。
2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。虚心向他人学习,取长补短,不断提高教学水平。
3、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,努力讲好每一节课;保障每节一练,做到全批全改。
4、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,在教研处,教务处的指导下,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。
5、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。结合地理学科特点,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
6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,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,整理工作,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。不断自学,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,争创优秀课件。
7、每次月度考试后,全面做好每个学生,每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分析。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。
8、拟好复习计划,制定复习提纲,认真组织复习。
总之,新的学期开始,一定要把教学工作做到实处,使教学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