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抽屉原理》教学设计
作为一名教师,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,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,选择教学目标,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《抽屉原理》教学设计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《抽屉原理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:
1.使学生能理解抽取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原理,并能解决有关简单的问题。
2.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,了解数学的价值,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。
教学重点:抽取问题。
教学难点:理解抽取问题的基本原理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创设情境,复习旧知
1、出示复习题:
师: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,不知道哪位同学能帮助解答一下?
2、课件出示:把3个苹果放进2个抽屉里,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2个苹果,为什么?
3、学生自由回答。
二、教学例2
1、出示: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。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,最少要摸出几个球?
(1)组织学生读题,理解题意。
教师:你们能猜出结果吗?
组织学生猜一猜,并相互交流。
指名学生汇报。
学生汇报时可能会答出:只摸4个球就可以了,至少要摸出5个球……
教师:能验证吗?
教师拿出准备好的红球及蓝球,组织学生到讲台前来动手摸一摸,验证汇报结果的正确性。
(2)教师:刚才我们通过验证的方法得出了结论,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,这是一个什么问题?
2、组织学生议一议,并相互交流。再指名学生汇报。
教师:上面的问题是一个抽屉问题,请同学们找一找:“抽屉”是什么?“抽屉”有几个?
组织学生议一议,并相互交流。
指名学生汇报,使学生明确:抽屉就是颜色数。(板书)
教师:能用例1的知识来解答吗?
组织学生议一议,并相互交流。
指名学生汇报。
使学生明确:只要分的物体比抽屉多,就能保证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荡2个球,因此要保证摸出两个同色的球,摸出球的数量至少要比颜色的种数多一。
(3)组织学生对例题的解答过程议一议,相互交流,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学生不难发现:只要摸出的球比它们的颜色种数多1,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。
3、做一做
第1题。
1、独立思考,判断正误。
2、同学交流,说明理由。其中“370名学生中一定有两人的生日是同一天”与例1中的“抽屉原理”是一类,“49名学生中一定有5人的出生月份相同”则与例2的类型相同。教师要引导学生把“生日问题”转化成“抽屉问题”。因为一年中最多有366天,如果把这366天看作366个抽屉,把370个学生放进366个抽屉,人数大于抽屉数,因此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两个人,即他们的生日是同一天。而一年中有12个月,如果把这12个月看作12个抽屉,把49个学生放进12个抽屉,49÷12=4……1,因此,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5(即4+1)个人,也就是他们的生日在同一个月。
三巩固练习
完成课文练习十二第1、3题。
四、总结评价
1、师: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感想?
五、布置作业
1.做一做。把红、黄、蓝三种颜色的小棒各10根混在一起。如果让你闭上眼睛,每次最少拿出几根才能保证一定有2根同色的.小棒?保证有2对同色的小棒呢?
2.试一试。给下面每个格子涂上红色或蓝色。观察每一列,你有什么发现?如果只涂两列的话,结论有什么变化呢?
3、拓展练习(选做)
(1)任意给出5个非0的自然数。有人说一定能找到3个数,让这3个数的和是3的倍数。你信不信?
(2)把1~8这8个数任意围成一个圆圈。在这个圈上,一定有3个相邻的数之和大于13。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?
《抽屉原理》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
1.经历“抽屉原理”的探究过程,初步了解“抽屉原理”,会用“抽屉原理”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。
2.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,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。
3.通过“抽屉原理”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。
教学重、难点
经历“抽屉原理”的探究过程,理解“抽屉原理”,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“模型化”。
教学过程
一、问题引入。
师:同学们,你们玩过抢椅子的游戏吗?现在,老师这里准备了3把椅子,请4个同学上来,谁愿来?
1.游戏要求:开始以后,请你们5个都坐在椅子上,每个人必须都坐下。
2.讨论:“不管怎么坐,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”这句话说得对吗?
游戏开始,让学生初步体验不管怎么坐,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,使学生明确这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现象。
引入:不管怎么坐,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?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?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,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。
二、探究新知
(一)教学例1
1.出示题目:有4枝铅笔,3个盒子,把4枝铅笔放进3个盒子里,怎么放?有几种不同的放法?
师:请同学们实际放放看,谁来展示一下你摆放的情况?(指名摆)根据学生摆的情况,师出示各种情况。
板书:(4,0,0)(3,1,0)(2,2,0)(2,1,1),
问题:4个人坐在3把椅子上,不管怎么坐,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。4支笔放进3个盒子里呢?
引导学生得出:不管怎么放,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笔。
问题:
(1)“总有”是什么意思?(一定有)
(2)“至少”有2枝什么意思?(不少于两只,可能是2枝,也可能是多于2枝?)
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:我们把4枝笔放进3个盒子里,不管怎么放,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。这是我们通过实际操作现了这个结论。那么,你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得到这个结论呢?
学生思考并进行组内交流,教师选代表进行总结:如果每个盒子里放1枝铅笔,最多放3枝,剩下的1枝不管放进哪一个盒子里,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。首先通过平均分,余下1枝,不管放在那个盒子里,一定会出现“总有一个盒子里一定至少有2枝”。
问题:把6枝笔放进5个盒子里呢?还用摆吗?把7枝笔放进6个盒子里呢?把8枝笔放进7个盒子里呢?把9枝笔放进8个盒子里呢?……你发现什么?(笔的枝数比盒子数多1,不管怎么放,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。)
总 ……此处隐藏24649个字……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。为什么?
四、质疑探究(5分)
1、鸽巢问题怎样求?
小结:先平均分配,再把余数进行分配,得出的就是一个抽屉至少放进的本数。
2、做一做。
69页做一做2题。
五、小结检测(10)
(一)小结
鸽巢问题的解答方法是什么?
物体的数量大于抽屉的数量,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(商+1)个物体。
(二)检测
1、填空
( 1)7只鸽子飞进5个鸽舍,至少有( )只鸽子要飞进同伴的鸽舍里。
( 2)有9本书,要放进2个抽屉里,必须有一个抽屉至少要放( )本书。
(3)四年级两个班共有73名学生,这两个班的学生至少有( )人是同一月出生的。 4、任意给出3个不同的自然数,其中一定有2个数的和是( )数。
2、选择
(1)5个人逛商店共花了301元钱,每人花的钱数都是整数,其中至少有一人花的钱数不低于( )元。 a、60 b、61 c、62 d、59
(2)3种商品的总价是13元,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是整数,至少有一种商品的价格不低于( )元。 a、3 b、4 c、5 d、无法确定
3、幼儿园老师准备把15本图画书分给14个小朋友,结果是什么?
六、作业 (6分)
完成课本练习十二第2、4题。
板书
抽屉原理
物体的数量大于抽屉的数量,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(商+1)物体。
《抽屉原理》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:
1.知识与能力目标:
经历“抽屉原理”的探究过程,初步了解“抽屉原理”,会用“抽屉原理”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。通过猜测、验证、观察、分析等数学活动,建立数学模型,发现规律。渗透“建模”思想。
2.过程与方法目标:
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,提高学生有根据、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。
3.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目标:
通过“抽屉原理”的灵活应用,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,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。
教学重点:
经历“抽屉原理”的探究过程,初步了解“抽屉原理”。
教学难点:
理解“抽屉原理”,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“模型化”。
教学准备:
教具:5个杯子,6根小棒;学具:每组5个杯子,6根小棒。
教学过程:
一、游戏激趣,初步体验。
师:同学们,你们玩过扑克牌吗?下面我们用扑克牌来玩个游戏。大家知道一副扑克牌有54张,如果去掉两张王牌,就剩52张,对吗?如果从这52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5张,我敢肯定地说:“张5张扑克牌至少有2张是同一种花色的,你们信吗?那就请5位同学上来各抽一张,我们来验证一下。如果再请五位同学来抽,我还敢这样肯定地说,你们相信吗?其实这里面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原理,想不想研究啊?
二、操作探究,发现规律。
(一)经历“抽屉原理”的探究过程,理解原理。
1.研究小棒数比杯子数多1的情况。
师: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小棒和杯子来研究。
师:如果把3根小棒放在2个杯子里,该怎样放?有几种放法?
学生分组操作,并把操作的结果记录下来。
请一个小组汇报操作过程,教师在黑板上记录。
师:观察这所有的`摆法,你们发现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几根小棒?板书: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。
师:依此推想下去,4根小棒放在3个杯子里,又可以怎样放?大家再来摆摆看,看看又有什么发现?
学生分组操作,并把操作的结果记录下来。
请一个小组代表汇报操作过程,教师在黑板上记录。
师:观察所有的摆法,你发现了什么?这里的“总有”是什么意思?“至少”又是什么意思?
师:那如果把6根小棒放在5个杯子里,猜一猜,会有什么样的结果?
师:怎样验证猜测的结果对不对,你又什么好方法?引导学生不再一一列举,用平均分的方法来找答案。并用算式表示分的结果:6÷5=1……1
师:那如果用这种方法,你知道把7根小棒放在6个杯子里,把10根小棒放在9个杯子里,把100根小棒放在99个杯子里,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?你又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呢?
师:我们发现了小棒的数量比杯子的数量多1,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根小棒。那如果小棒的数量比杯子的数量多2、多3,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?
2、研究小棒数比杯子数多2、多3的情况。
师:如果把5根小棒放在3个杯子里,会有什么结果?
引导:先平均分,每个杯子里分得1根小棒,余下的2根小棒又该怎么分呢?
师:把7根小棒放在3个杯子里,会有什么结果呢?为什么?
3、研究小棒数比杯子数的2倍多、3倍多…等情况。
师:如果把9根小棒放在4个杯子里,把15根小棒放在4个杯子里,分别又会有什么结果?
小组内讨论,再请同学说结果和理由。
4、总结规律。
师:我们将小棒看做物体、把杯子看做抽屉,你发现了什么规律?
总结:把m个物体放在n个抽屉里(m﹥n),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有“商+1”个物体。
5、介绍抽屉原理。
“抽屉原理”又称“鸽巢原理”,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,所以又称“狄里克雷原理”,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。“抽屉原理”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,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,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。
三、应用“抽屉原理”,感受数学的魅力。
1、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中,不管怎么放,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几本书?为什么?
先思考:这里是把什么看做物体?什么看做抽屉?再说结果和理由。
2、8只鸽子飞回3个鸽舍,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。为什么?
3、向东小学六年级共有370名学生,其中六(2)班有49名学生。请问下面两人说的对吗?为什么?
(1)六年级里至少有两人的生日是同一天。
(2)六(2)班中至少有5人是同一个月出生的。
4、张叔叔参加飞镖比赛,投了5镖,成绩是41环。张叔叔至少有一镖不低于9环。为什么?
5、师:开课时我们做的游戏还记得吗?为什么老师可以肯定地说:从52张牌中任意抽取5张牌,至少会有2张牌是同一花色的?你能用所学的抽屉原理来解释吗?
四、全课小结。
说一说:今天这节课,我们又学习了什么新知识?(师生共同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)
五、布置作业。
课本73页练习十二第2、4题。
六、板书设计。
数学广角——抽屉原理
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精思子自知。